(1)提高组合锚杆系统的刚度对支护效果非常重要,锚杆预应力起决定性作用.给锚杆施加较大的预应力,并通过托板、钢带等构件实现预应力扩散是提高锚杆支护效果的有效途径. (2)锚杆预应力低,导致锚杆支护产生的应力场应力值小,形成的有效压应力区范围小,而且孤立分布,没有连成整体;在高预应力条件下,组合锚杆产生的应力值大,形成的有效压应力区范围广,几乎覆盖了整个顶板,锚杆的主动支护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钢带使锚杆形成的有效压应力区在沿钢带长度方向上显著扩大.在顶板表面附近形成呈椭圆形分布、彼此相互连接的有效压应力带.钢带实现了锚杆预应力的有效扩散,显著提高了对锚杆之间围岩的支护作用,支护系统的整体支护效果明显改善. (4)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形成的有效压应力区覆盖了锚杆锚固区内和锚索自由段长度范围内的大部分区域,连接、叠加成一个范围很大的主动支护区,形成以锚索为骨架、锚杆为连续带的骨架网状结构,对锚杆、锚索之间围岩的主动支护作用非常明显. (5)锚杆主动支护系数、锚杆强度利用系数、锚杆预应力长度系数、有效压应力区、预应力扩散系数、有效压应力区骨架网状结构及临界支护刚度等概念的提出,深化了对组合锚杆支护机理的认识. (6)提高锚杆预应力可显著减小巷道围岩变形,有效控制顶板离层;钢带在预应力支护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组合锚杆预应力存在临界值,达到或超过临界值后锚杆支护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与破坏. http://www.lcxyl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