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锚杆抗拔力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锚固体的直径、锚固体的长度、锚固体周围土体的抗剪强度。
在工程施工中,因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锚固体直径与锚固体长度不可能无休止的增大,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就成为提高土层锚杆抗拔力的主要途径。而土体抗剪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客观条件——土体的物理学性质及土体的正向压力;主观条件——灌浆材料、灌浆量、灌浆压力。为有效提高注浆质量(水泥砂浆)施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if !supportLists]-->1、<!--[endif]-->钻孔冲洗液:不能采用泥浆及浑浊泥水作钻孔冲洗液,必须采用清水或高压风作为冲洗液。否则因泥浆附着于钻孔孔壁起隔离作用,使水泥浆体无法深入周围土体中改良土体,同时也使水泥浆体与孔壁间的摩擦力大为减少。钻孔完毕,采用清水鱼高压风联合作用,将孔内残渣及孔壁清洗干净。
<!--[if !supportLists]-->2、<!--[endif]-->注浆水灰比:工程设计均要求采用较小水灰比,多为0.45以下,以期待获得饱满的砂浆和较高的结石强度。但小水灰比浆体其泵送性差,易堵塞注浆管。在土体中不易渗透扩散,若堵塞注浆管,会影响工程质量。实践证明,土层锚杆注浆最好采用由稀到稠的注浆原则,先采用较大的水灰比(0.55~0.5),然后减小为0.5~0.45,以致0.45以下,使之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保证施工要求。
这样无疑会大大提土层锚杆的承载力。不同的地层其渗透扩散效果大不相同,故应根据不同地层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注浆压力及相应的注浆量。当地层扩散渗透效果好,锚杆采用轿厢的注浆压力(0.5~0.8MPa)和较大的注浆量(2.5倍以上的理论注浆量)。若注浆量超过理论注浆量的3.5倍且注浆压力较小时,应及时查明附近是否有地下工程,若没有则应考虑加入惰性材料或间歇注浆。当地层渗透扩散效果较差时应采用较大的注浆压力(0.6~1.0MPa),注浆量仍达不到理论注浆量的1.3倍且土体抗剪强度小时,应采用二次劈裂注浆技术。
二次劈裂注浆的时间选择较为重要,一般在一次注浆后6~12小时内完成,注浆间隔时间与水泥性能、土体温度、土体含水量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较大的关系。具体数值可根据现场试验结果而定。
注浆压力最高不宜超过2.5MPa(劈裂水泥浆体的瞬时压力较大),二次注浆量的大小不应少于一次注浆量的0.2倍。否则,二次劈裂注浆效果不佳。在注浆施工中,还应该防止珠江压力过大造成对边坡及边坡附近建筑物发生新的破坏。故在注浆压力确定前,锚杆必须进行有关强度验算和现场调查。http://www.lcxylgg.com/